“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上新”

  日前,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数字人民币拨付方式成功向首批完成改造并通过预验收的33家试点企业发放数字化改造奖补资金,总计326.8万元,并由中国工商银行为33家试点企业配套总计5787万元的普惠信用贷款。

  综合来看,该项目是“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的又一落地。事实上,数字人民币搭载智能合约是较为重要的创新,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不断推进,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提升资金流动效率

  据披露,目前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已签约改造450余家,改造完成并通过预验收超300家,其中170家企业已主动申请采用数字人民币方式拨付奖补资金。

  厦门百嘉祥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底通过数字化改造预验收,2024年12月份的奖补资金就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企业,并享受到工行配套提供的1000万元信用贷。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结合数字化转型改造,享受到配套高额低息信贷产品,将有效缓解公司应收账款到账周期长难题,维护公司资金链正常运行,更有利于公司持续加大数字化升级改造。”

  事实上,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向试点企业拨付改造奖补资金,具有明显优势。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看来,从银行视角看,借助“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以助力企业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有助于提升资金流动效率。通过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资金的即时支付和接收,打破了传统银行转账和支付的时滞,有利于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资金链的稳定。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结合智能合约,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低息贷款产品,帮助企业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三是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有助于建立企业与银行长期合作机制。如企业财务管理、税务规划、资本运作等综合性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更多经营难题,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在数字人民币中加载智能合约,让数字人民币实现可编程的特点,对资金发放对象和支付用途限定场景,根据设置的时间、场景、使用群体等设置支付条件,进而实现数字人民币可追溯等。这不仅有助于市场主体,也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应用场景拓展可期

  自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后,数字人民币结合智能合约技术正碰撞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事实上,数字人民币搭载智能合约是较为重要的创新之一,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不断推进,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推荐阅读:

20城上榜 “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名单出炉!资金出手这些概念股

上半年A股并购市场乍暖还寒 “硬科技”企业整合“先行一步”

分红险成为低利率环境下的理性优选

证监会: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罚款上限大幅提升至1000万、500万

7月5日北向资金最新动向(附十大成交股)

【12315投诉公示】苏 泊 尔新增3件投诉公示,涉及其他质量问题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