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认为债市波动或加大 可适当把握调整所带来的入场机会

  中国网财经2月20日讯(记者 张明江) 去年四季度熟悉的“股债跷跷板”又来了,过去一周债市经历了一场倒春寒,债券基金业绩大面积调整,近半纯债基金年内业绩告负,不少债券基金持有人开始担忧。公募基金认为短期内债市波动或加大,但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可适当把握调整所带来的入场机会。

  债市持续调整 纯债基金业绩滑坡

  蛇年新春的债市开局,仿佛经历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高位回落,短期回撤近1.5%,不少债券基金尤其纯债基金连续多个交易日调整,半数纯债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告负。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可统计的4148只(A/C类份额分开计算)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基金中有2001只年初以来净值下跌,占比近半。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已有257只纯债基金跌幅在0.30%以上,鹏扬淳兴三个月债券A、鹏扬淳兴三个月债券C、宏利溢利债券C几只基金年内跌幅已超1%,平安惠旭纯债C、平安惠旭纯债A、国投瑞银顺达纯债债券、国联恒泽纯债C等16只纯债基金年内跌幅已在0.60%以上。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近一周可统计的4183只纯债基金有3741只净值下跌,占比近九成,其中有54只纯债基金近一周净值跌幅在0.50%以上,多达1397只纯债基金近一周跌幅超0.20%,纯债基金业绩大面积滑坡。

  多原因制约债市

  中欧财富认为,随着去年12月以来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今年1月中旬以后债券的“涨速”明显放慢,甚至这几天开始出现了连续的回调。这背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今年以来银行间资金面还在持续收紧。其实关于资金面松紧的问题,我们在春节前也有提示,按惯例来说,春节后资金面会偏松,特别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提法是“适度宽松”,所以债券投资者对于今年一季度降准降息报以较高的预期。但是,受制于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央行货币宽松的力度受到较大制约,银行间资金面利率在春节后也仍然水涨船高持续收紧。

  第二,资金面的收紧,使得金融机构的借钱成本与债券收益率倒挂,一边是去年以来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一边是今年以来资金利率的持续抬高,一进一出导致不少非银机构的静态收益率与负债成本产生了倒挂。如果这种倒挂是暂时的,那么非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赚资本利得的方式来弥补短期的倒挂,但是目前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负carry问题一旦长期化,那就又不一样了。

  第三,去年四季度熟悉的“股债跷跷板”又来了,Deepseek带领的科技股异动,使得居民的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发生了变化。以deepseek为引领的科技股行情,在权益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赚钱效应”,股债跷跷板再度上演。相应的,我们也观察到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增长规模明显低于季节性规律。理财资金少了,买债的资金自然也就少了。

  南方基金认为,最近债市调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资金面相对收紧,另一个是基本面数据和股市有所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市形成了制约。资金方面,2024年年底到现在,因为要稳汇率,还有担心长端债券收益率下降太快等一些原因,央行在投放资金方面比较谨慎,这可能会导致市场资金变得紧张,直观体现为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上移。经济数据上,1月的通胀数据有所回暖;同时,1月金融数据也超预期,社融和信贷都有明显增加,其中,1月社融同比多增5833亿元,信贷同比多增2100亿。股市方面,大家也看到了,最近A股和港股市场情绪都在升温。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市形成了扰动,影响投资者情绪。

  华夏基金认为,近期债市的调整,大致是以下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其一,2024年单边行情催生的"债牛信仰",使得市场持仓结构呈现一定的同向性。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打头的新低之后,类比6000点高位的A股,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触发行情的扰动。拥挤的交易结构需要一次喘息,而交易盘存在短期止盈的需求。

  其二,市场此前对于降息降准预期较强,但“稳汇率”框架下国内1月社融超预期的"开门红",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迟滞的"灰犀牛",使得货币政策的天平在内外约束下微妙回摆,市场经历了预期差的重构。

  第三,随着节后资金回流,春节前夕资金面的紧张状况的确略有缓解。然而,与过往年后情况相比,当前总体资金面依旧偏紧,大行融出偏弱、回购利率偏高,叠加政府债供给放量,进一步加剧了利率的波动压力。

  而更为重要的转折则来自股债再平衡的资本迁徙——随着AI算力革命催生的科技牛市初现端倪,固收产品的夏普比率优势一度被科技股的β收益稀释。股债跷跷板的另一边,债市的短期调整便成为风险偏好切换的对价。

  债市将何去何从?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的研报认为,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并不是债市的核心矛盾,当前国内的债券市场,还没有出现能让经济强力修复,同时让债券收益率反转的情况,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可能仍然较小。

  诺安基金认为,债市波动或将放大。短期内,债市可能因资金紧平衡、1月社融超预期等因素波动增加,长端利率面临调整压力,虽然货币宽松的预期仍在,但货币宽松的节奏或发生变化,中期维度债市调整也有可能延续。非银机构配置需求旺盛,债市“资产荒”趋势预计持续,短期虽然波动增加,但后续关注利率走势,债市可能在一定区间中波动,如果出现幅度较大的调整,将会是比较好的增配机会。

  中加基金认为,从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并不代表一季度货币必然宽松,央行政策仍受到稳汇率和防风险的阶段性制约。央行在报告流动性段落中删除了“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表述,或也在侧面暗示其对近期资金价格偏高的态度。在持续深度的负息差状态下,债市的微观脆弱性略有显现,短债近期调整较多。

  可适当把握调整所带来的入场机会

推荐阅读:

上市公司成创新主力军 强研发投入助力业绩高增长

IPO罕见!不更新财务资料,终止!

六部委联合 资本市场史上首次启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综合惩防 重点关注30条措施

证监会召开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题座谈会 吴清表示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包容性精准性

不到一年八位董监高辞职,连亏三年后,“无主”的纳川股份何去何从?

五角大楼称不可能放弃华为电信设备:恳求国会豁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