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的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9%,2024年12月份占比为3.75%;与2024年12月份相比,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1.1%,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1%。
去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已连续3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领域保持活跃,背后是国内外经济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持续显效,国内外对我国经济恢复增长信心增加,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边际向好态势。
近年来,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融资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为经济主体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更多币种选择。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支付功能方面,人民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去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在融资功能方面,人民币成为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发行熊猫债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同比增长150%。在储备功能方面,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在离岸人民币市场方面,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推荐阅读:
券商晨会精华: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修复
国办发布!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打击财务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