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2023年度分红计划再次引发争议。7月1日,徽商银行股东大会否决了第二大股东"中静系"提出的提高分红比例至30%并补足过去5年分红差额约125.33亿元的临时提案。这一结果不仅让"中静系"再次失望,也为徽商银行的A股ipo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了解,半个月前,由于“中静系”股东临时提交两项提案,要求提高分红比例至30%,并补齐2016年至2022年期间现金分红不足30%的差额部分,徽商银行原定的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延后至6月29日。如今,根据徽商银行最新公告的股东大会决议,投票结果“出炉”,第11、12项“中静系”股东提交的分红方案均未获通过,其他各项决议案均获正式通过。
事实上,这不是徽商银行股东大会首次否决“中静系”的分红议案。2016~2017年度,“中静系”就曾建议该行应按分红比例30%的水平向股东分配利润,不过提案最终均被股东大会否决,反对率超过60%。
据徽商银行官站介绍,该行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于2013年在港股上市。近年来,该行业绩表现亮眼,但分红水平却持续低迷。
2021至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2023年末资产总额达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0%。然而,自2016年以来,徽商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大幅下降,多年维持在20%以下,远低于2013-2015年30%左右的水平。这种分红政策引发了以"中静系"为代表的股东不满,他们认为低分红比例与徽商银行的业绩表现和行业地位严重不匹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对此,中静系也曾多次欲将徽商银行股权脱手。
2019年,中静系与杉杉控股签订了相关股权转让协议框架,若交易顺利实施,中静系将完全退出徽商银行股东。不过由于款项和支付相关问题,两者迟迟未能达成一致,甚至一度闹上法庭。后续,中静系又寻到了两名实力“买家”,出售所持徽商银行约19.77亿股股份,转让总价约为160亿元。不过截至目前,该笔交易仍未有进展。
从徽商银行自身来看,虽然业绩亮眼,但却依旧面临着资本充足与风险防控的双重压力。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6%,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高达7.33%,个人贷款不良率也有所上升。在此背景下,徽商银行需要保持较高的资本水平以应对潜在风险。
徽商银行分红之争反映了上市银行在股东利益与自身发展之间的权衡难题。一方面,投资者期望获得与业绩相匹配的回报;另一方面,银行需要保持充足资本以应对潜在风险和支持未来发展。这场持续的分歧不仅影响了徽商银行的投资者关系,也可能成为其A股IPO进程的绊脚石。据悉,早在9年前,徽商银行就启动了回A计划,期间经历三任原董事长“落马”等风波,回A迟迟无果。如何在满足监管要求、防控风险、推动发展与回报股东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徽商银行及其他上市银行面临的长期挑战。
本文源自:金融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