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完美世界里,养老是一个伪命题。理性人可通过规划全生命周期的收入与消费路径实现效用最大化,退休后的收支决策也包含其中。
现实世界中,实际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偏差,会导致实际消费偏离最优规划,形成经济风险。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微观个体和宏观经济的“长寿风险”不断上升:当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居民退休前积累的储蓄不足以支撑退休后的消费的概率持续增加。
为应对“长寿风险”,居民抑制消费、增加储蓄,或是增加劳动时间、减少闲暇,是合乎经济理性的选择。加总至宏观层面,则表现为居民部门总消费长期偏低、总储蓄偏高。在预期寿命延长而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社会需供养更多非劳动人口,导致财政负担加剧。
现实中,居民还会因为预防性动机和遗赠动机,而进一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这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与主要发达国家不同,当前中国居民消费水平随年龄增长而走低,全生命周期的消费曲线可能向下倾斜。
自古以来“养儿防老”的实践,事实上是将“长寿风险”从个体分散至家庭。
但家庭养老面临制度和“啃老”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跨越代际的“合约”履行缺乏法治保障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啃老”即老年人对年轻人进行“反向补贴”的现象在全球并不鲜见。
由于个体和家庭难以完全对冲“长寿风险”,现代社会中各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均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人口变局,金融机构应积极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A股罕见!连续地量、超4800家下跌和“国家队”出手 竟同天发生
重磅!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辞职!民调显示英国工党在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胜出